新闻中心 » 文林峰-全国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文林峰-全国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本来我是想听一上午的大家精彩的发言的,结果部里临时有会没有来参加,只能是跟大家做一个简单的交流。

    首先我代表我们这次会议的主办单位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与产业化发展中心,也是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欢迎大家来参加北京市保障性住房实施绿色建筑行动以及产业化技术创新推广交流会,刚才听了几位的发言,我们在日程上前边北京市的领导还有在座的几位专家,还有现在在产品创新方面做的比较好的企业代表的发言,我觉得应该是能代表我们现在在推进产业化方面各个地方政府所做的最好的示范、试点以及政策导向,以及我们在技术方面做的一些集成、引导以及企业创新方面最前沿的发展成就。应该说我们这次会议发言的领导、专家、企业家,是非常优秀的,大家听了之后肯定会跟我一样有很多亲身的感受或者收获。

    作为国家推进产业化的指导部门,跟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当前我们国家从顶层住建部各个部委以及地方政府现在在推进产业化方面都在做什么,整个国家在推进产业化过程中发展的现状以及我们现在在推进过程中遇到的一些瓶颈问题,应该说我们现在是到了一个推进产业化的关键期。虽然全国的形势是处在蓬勃的发展,但是也遇到了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同行业各位有识之士能够携手共同努力,克服这些瓶颈和障碍,共同努力把这个产业化更好地、有序地、健康地推进下去。

    最后我想提一些我们下一步从我们企业、从政府来说往哪个方向去努力,目标是什么,从这几个方面跟大家交流一下。

    首先第一个问题是我们现在全国推进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情况,有四个方面的突出表现。

    一个是从制度设计方面,特别是顶层的制度设计方面,应该说力度越来越大,不管是从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在最近的两三年之内,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来推进产业化的发展。大的到国家的气候污染的防治,去年的绿色建筑行动方案,今年我们部里十项重点工作,以及8月份刚刚提出来的两年行动方案,全面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都提到了要以建筑产业化、住宅产业化为重要抓手,这是一个非常明确的信号。昨天陪齐部长到中国建筑技术院去看他们的一个展示厅,齐部长也特别讲到,我们现在抓工程质量,加大监管,人海战术,出台一些相关的法规,从程序上堵住漏洞,这些都还是治标的问题,要从治本这个角度来说,从技术上、从产业上进行优化,提高科技含量,走产业化的发展道路,才是一个根本解决的路径。

    我想借这个机会讲一下产业化的项目和产生项目有什么不同点。今天有些代表是第一次来参加住宅产业化的会议,过去我们开会都是长期在这个行业里比较熟悉的,外界对产业化有很多争论,从结构来说,预制装配式和现浇这种方式,按照标准都是没有问题的,都能达到相应的抗震、安全等级,我们在座的樊总、宋总都是这方面的专家。但是从整个的工程质量、安全、可持续来说,产业化的优势也是非常明显的。虽然现浇也很结实,但是现浇在整个全过程中随意性比较明显,取决于我们每一个环节,是不是认真负责,是不是技术到位,是不是很精益求精,我们看到很多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都是违反了现有的一些标准、规程,也有一些因为农民工的技术水平、心态各方面的影响出现了安全的问题。我们以产业化的方式来建造,完全都是在工厂按照标准去生产构配件,到现场进行拼装,就可以大幅减少不确定性、随意性的不好的因素。同时对于我们降低成本,特别是人工成本,优势是非常突出的,现在农民工工资是大幅度持续上涨,但是产业工人的工资还是相对稳定的。我们用工厂预制到现场去拼装的话,用工成本的优势非常明显。当然还有工期的问题,昨天我们参观的时候也在讨论,过去都是整个楼施工结束之后再进行二期的装修,但是现在还存在很多毛坯房,二次装修的时候,我们要是以产业化的方式,楼上还在进行主体施工的时候,楼下可以进驻进行内装,这个工期就会大幅度缩短。像万科他们在全国全面推进产业化的经验是,可能从结构施工这个环节,产业化的优势并不是特别突出,节省的时间是有限的。但是在这种内装快速的提前进入,整个建造过程中的周期会极大的缩短三个月到半年的时间,时间就是金钱,时间缩短了,资金成本会大幅度下降,整个成本也都会降低。

    当然推动产业化,还有利于节能减排、减少建筑垃圾,特别是北京雾霾的问题,也能够大幅度减少。所以推产业化现在已经是上上下下形成一种高度的共识,为什么我们说从中央的政策,包括中央领导的讲话,都在提建筑产业化。不仅仅是从我们提高建筑质量的单一的目标出发,而是从国家的发展战略,节能减排,治理空气污染的角度提出来的。所以我们现在看到有很多城市现在政策是力度越来越大,昨天我听深圳的说,主管副市长已经签了,深圳要实行的政策是三个百分百,所有公租房必须采用预制装配式来建造,内装完全按照深圳市研制出台的12套户型进行内装,新建商品房也是全部采用产业化方式,装修采用菜单式装修,必须全部是装修到位,不能再提供毛坯房。还有一个是安置房,安置房也要求几种规格的可选择的装修标准。深圳号称三个百分百。现在北京、深圳、上海、合肥、济南等等一些产业化试点城市,在这方面的推进力度是特别大。

    昨天跟部长交流的时候也说到,我们现在可能不能一步到位的严格强制的推进全装修的住房,但是首先可以在试点城市以及积极申请试点城市的广大的一二线城市来试行产业化和内装产业化这样一些发展模式。所以要求在座的同行要充分认识到现在推进产业化的大好形势或者大好趋势,如果不往这方面积极转型、发展,了解这方面的技术,可能你在这些城市再去搞房地产、搞设计,提供建材的时候,这个市场空间几乎就没有了。所以我们说希望大家能够积极的了解、跟踪、学习产业化的发展态势。这是从中央到地方出台的一些鼓励政策、强制要求以及所做的经验情况来看的。

    第二方面是产业化的技术发展的非常快,我们过去可能十几年都是非常平缓的发展阶段,但最近两三年不管是我们科研院所还是大的龙头企业,还有很多有识之士,包括民营企业,都在推进产业化方面做了大量研发工作,现在也获得了很好的发展机遇。我经常举山东一个企业的例子,他们这么多年花了七千万的研发经费,不断进行预制装配式试点示范项目,现在济南市要在全市搞产业化项目,一下子就拿出200万平方米,让这个企业去承担这个工程,这个企业也在其他地方被招商引资过去,进行产业化试点示范建设,迎来了大好的发展机会。我们广大的传统的开发施工建材企业可能就没有这样机遇,被地方伸出橄榄枝,有很好的发展机遇。不管是钢结构住宅、预制装配式的、模块化的,都在呈现方方面面的发展,包括玻璃钢门窗、海林太阳能,新型建材、新能源各项技术都在全面推进。这是第二方面,技术发展是非常快的,我们说创新决定未来市场占有的份额,所有市场都必须要遵循创新发展的思路。

    第三方面就是各个地方试点的项目也是在大规模的推进,已经到了从点到面的推进阶段,原来是每个城市可能个别的有几个项目在做产业化,现在我们发现很多城市已经是要求整个行政区划内的,三环内的,五环内的,或者外环内的,都必须做产业化项目,这个发展势头也是非常好。

    第四方面是企业主动的参与产业化的积极性,应该说是呈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势头,不光是我们行业内传统的设计、施工、建材企业,现在我们发现很多外行的不是我们建材领域的、建设领域的企业,也在认识到产业化对于他们这些企业转型升级,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新的突破口,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路径。比如我们今年住博会上,三一集团是整个在水泥、机械方面全球领先的全球500强企业,也在积极参与产业化整个机械设备的制造,8月份跟天津住宅集团签署了战略协议,他们来负责研发我们预制构件生产线的设备,过去生产线好的都是引进德国、北欧一些国家的,非常贵,导致成本也高。如果有这样一些大的机械制造行业,进入到我们这个产业化,不仅能够按我们行业的要求积极沟通、协调,拿出适合我们预制构件生产的设备来,也能够大幅度降低成本,有利于我们更快的整体推进产业化。

    所以从企业、试点项目、技术发展以及从中央到地方政策导向上,应该都呈现了非常好的发展态势。当然现在也遇到了一些瓶颈,我想瓶颈有几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就是成熟、稳定、适合规模推广的产业化的技术体系还是很薄弱,我们现在虽然在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但是这些企业也都是以单兵作战的方式,后来我们说能力建设不足的问题,有很多城市说要搞试点城市,或者拿出来50万、100万平米,说你们给我们推荐几个设计单位、构件集团,来承担这个项目,我们心里真是没有底气,没有哪个集团式的一下子就能够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城市把整个任务承担起来,在规模推进方面,整个集成方面,还是有很多不足。我们是10月1日开始实施预制装配式的设计规程,此前很多企业也进行了一些个别的探索,有些探索也存在一些质量、技术各个方面的隐患,我们也不敢随便去推广他们的技术。所以我们一直强调的是,在我们企业研究产业化技术的时候,要不为一家、不为一人,广泛的征求意见。昨天参观的时候也提到这个问题,有些技术在当地没有推广好,到了异地又去跟当地领导去忽悠、去说,当地领导以为这个很新颖,就拿了一个示范项目来建,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我们是希望不管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投资主体开发商,还是我们要做尝试研发的企业,一定要多听取各方面综合的权威专家的意见、论证,因为建筑的安全是无小事的,不像我们买个冰箱,不制冷了问题不大,但是这个楼一旦几十层建起来了,再出现安全隐患,这个问题就大了。所以我们希望在质量问题上一定要严格把关。产业化我们不是为了推产业化而产业化,最终要回归到建筑质量本身,要安全、抗震、追求性能、舒适度,要把这些指标统筹的考虑。

    昨天也提到了习总书记说的建筑外观问题,求异求怪,那就是没有考虑性能方面、舒适度方面,其实大部分建筑都是很平庸的,这也是很正常的,就像交响乐或者艺术品,可能百年能出现几个大家,建筑也是这样。刚才听了海林太阳能的介绍,觉得非常好,外立面非常干净利落,不是很凸显新的技术特点,但是性能非常好,应用的面很广,这是我们倡导的。从规模推进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也需要我们全行业共同努力来发展。

    第二个最大的瓶颈是顶层的制度设计还有很大的缺陷,我们建设部也一直在努力,希望能够像绿色建筑这样,争取国家的税收方面的鼓励政策,国家科技部、发改委有上千个项目需要国家税收鼓励的,难度也很大。我们下一步跟部长也沟通了,希望能够在一些试点城市、示范项目里率先推出鼓励政策,希望出一些新的指导意见。昨天新的司长刚刚上任,上任之后就找我们聊,也希望尽早出台指导意见。从顶层设计上,建设部方面也在加快进度,现在也在研究十三五的发展规划,推进产业化指导纲要,正在紧锣密鼓的研究。我们也完成了讨论稿的国家住宅产业化综合试点示范城市以及国家住宅产业化基地管理办法,也可能在近期发布。这都是一些政策指导方面的。

    第三个瓶颈就是集成技术,包括我们今天交流的一些技术,很多单向技术都非常先进,不亚于国外。但是整个集成方面还是相对不足,这个就需要我们联盟、采购平台或者各个载体能有一个整体的驱动,来整合资源,加快发展,否则的话,我们只是某一个项目都在用单一的技术,但是没有说整个示范项目或者整个居住区能够整体的推进。我们上周刚跟樊总到北欧考察瑞典的哈马绿项目,习主席都到瑞典那个项目考察过。但是国外发展过程非常漫长,96、97年启动这个项目,到现在还在建设中,一共是1.1万套公寓,分了33个投资主体来进行建设,相应的有33个建筑设计单位来进行设计。它在整个过程中考虑得特别周全,包括节能减排、环保,包括从社会学的角度考虑公共私人空间等等,做得非常到位。

    我们现在在推绿色建筑产业化,包括节能建筑方面,还一般都是走的单打独斗的模式,这个项目要不然是产业化的示范项目,要不然是绿建的,没有进行很好的整合。我今天看到在座有很多开发企业,非常希望在下一步有新的项目的时候,能够把产业化、绿色建筑,还有大家倡导的最节能的超低能耗建筑,很好的整合起来。什么意思呢?在主体建造的时候,采用预制装配式来建造,综合性能、各项指标特别是运营方面能达到绿色二星、三星这样的标准,在节能这个领域上,能够达到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被动式低能耗建筑是90%以上的节能效果,现在北京市是75%的节能,所以说是最主动的节能,不再用供暖系统了,就靠围护结构、门窗密闭性,还有新风系统、交换系统,我们现在已经从黑龙江、辽宁、河北、山西、山东、湖南、江苏一直到福建,不同的气候带都在推被动式超低能耗建筑,这是建筑领域发展的方向,不仅是节能,在舒适度方面也是大幅度提高。因为在这样的建筑里面,不可能再有假冒伪劣的产品混迹其中,因为墙材、门窗要不合格的话,就达不到冬暖夏凉的目的,冬天就不可能达到20度以上的要求,希望我们在座的同行多加关注,建设综合、集成的示范项目。

    第四个方面最欠缺的就是能力建设,我们在推产业化过程中,人才不足是一个发展的瓶颈,设计单位、施工单位,传统的施工跟现在新型的预制装配施工也是有很大差别,有很多传统施工单位,尤其是大的建筑施工企业对产业化不了解,当然很难胜任这样的工作。还有预制构件生产企业,组织生产构配件生产怎么跟现有的标准、设计去协调,这方面也有很大的不足。所以我们说在规模推进过程中,能力的制约现在是一个最大的瓶颈,包括我们说全国可能有上万家设计单位,但是真正能够在产业化方面做得很好的设计企业,数出来也不超过几十家。今天介绍的樊总、宋总、上海、深圳也有几家单位,是在这方面做得比较超前、比较成熟的。整体来说,这方面还是非常薄弱。包括我们到很多地方去看项目的时候,有很多设计方面的不足,就是设计单位的人员在这方面也没有同步的跟进,我们现在部里也在积极研究,看怎么在我们建筑大学建工学院的教材里面,还有建筑师考试里面,怎么融入新的产业化的内容,在人才培养上加大力度,包括我们现在各个地方也在积极的在职业技术学院里面加大产业化培训的内容。

    第五个方面就是交流、宣传方面,还有很大的不足。大家在座的都是同行,但我相信很多人是第一次全面的了解产业化的内容,社会各方面人士对于产业化了解可能就更薄弱了,包括我们做产业化的也不了解必须在做什么。我们昨天去看的项目也有很多问题,后来我跟杨处长说,我们下次邀请部长再去看看北京市公租房做的试点示范的项目,有些让部长去参观的,都有很大的局限性,他们现场也给我们看了十分钟搭建的片子,但是我发现搭建的时候还是湿法作业,工人带着口罩,屋里乌烟瘴气的,还有建筑垃圾。我们看一下北京市公租房做的干法的装配式内装、结构方面,从部领导的角度更了解行业发展的方向。也希望我们在座的多参加产业化方面举办的各类交流、推广活动,能够了解行业发展最新态势。

    这是我说的五大瓶颈和成熟的技术,顶层的制度设计,还有集成、推广、示范,交流技术等方面。

    最后,我希望同行们能够借助这个资源整合的平台,共同进行研发,整体的推进建筑领域的技术进步。整合这个平台有几个资源,一个是从我们住建部住宅产业化中心的角度来说,我们是承担了整个建设领域技术推广、各类示范项目推进标准的研究、政策导向这方面的工作,包括绿色建筑、节能建筑、产业化建筑、生态建筑等等,也有很多好的平台,包括我们住博会每年有几次大规模的论坛等等,能够代表当前方向的引领性的,昨天部长也特别提到,我们住博会已经第13届了,代表13年来住宅产业化发展的方向,而且越来越好,今年的展几乎全是特装展,过去都是标展,希望各个企业都能积极参与。

    第二,希望各设计单位作为牵头,也能够整合、集成上游产业链的资源,最好的特点就是有项目作为一个载体,像我们昨天看的技术链,就拿广州那个项目作为示范,还有樊总、宋总这边,有很多承担的设计单位的设计项目,可以把我们这个产业链进行优化、整合,能够整合的推进。

    还有一种方式是大的开发企业或者集团企业来做整合工作,比如像万科、中建国际等等在做产业化过程中,也需要把各种技术、产品进行整合。包括今天开会的还有轻舟装饰这样的,把内装的上下游产业链进行整合起来,这都是我们下一步发展的方向。利用各种渠道、平台把我们上下游产业链全寿命周期涉及到的主体、产品、技术整合起来,全面的推进,才能够提高我们整个建筑行业的建筑质量、性能、寿命,既能够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也能够实现习总书记提出的美丽中国这样的美好目标,建设我们更好的宜居家园,做出我们行业应有的贡献。

    简单跟大家交流这些。谢谢大家。